- 首頁 /
- 藝文資訊
基隆都會原住民太平洋社區、奇浩部落歷史故事展
【展覽簡介】
基隆市的都市原住民,從何而來?
這個社會變遷的過程中,原住民在島內勞動與移動的軌跡也持續進行著:過去一甲子以來,因為原鄉的農業生產式微,都市工業勞動力需求日增,原住民遷居都市勞動謀生的人口數不斷上升,不但投入礦工、漁工、木工、鐵工等最底層的勞動力,成為資本主義發展中的後備軍,更逐工作而棲,散居、寄居、或依族裔關係群居於都市。
基隆市(以阿美族為主)的都市原住民也不例外,至今已經發展到第四代;然顯而易見的是,都市原住民第三代、第四代已經難以傳承第一代、第二代根植於原鄉的山海共生文化。相對的,在都會出生的新世代卻不斷經驗著文化斷裂與身分認同的痛苦。
儘管如此,在都會邊緣依山臨河傍海聚集而成的「類部落」,卻始終是最貼近「社區」這個詞彙的原始定義,是「社群」、是「共同體」、是因為共享文化價值而聚集。這樣的聚集,除了這在文化血緣上往內的拉力,當然也有身在漢人社會中長期格格不入的推力。
財團法人春風文教基金會及凡扎萊教室的社區工作者們,嘗試著重於「基隆市都市原住民社區部落化」的歷程,本展覽即蒐整基隆市兩個原住民族部落(太平洋社區、奇浩部落)之口述歷史採集、老照片搜集、歲時祭儀整理,透過彙整、編撰、翻譯而成,期望透過本展覽,讓都市新世代的原住民青少年可以有機會「跨世代連結」,重新認識自己的族群身分、分辨自己的文化處境、發展自己的歷史認同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