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首頁 /
- 活動剪影
【家的圖騰記憶_系列活動】百步蛇彩繪項鍊
最後更新日期 |
2025-09-11
點閱次數 | 110
點閱次數 | 110
2025-05-24~2025-06-28
凱達格蘭文化館
凱達格蘭文化館
這次邀請的是排灣族的張宜安老師,一走進教室就拖著一咖大皮箱,大家還在猜裡頭裝的是什麼寶,結果打開瞬間……哇!整箱滿滿的「文物」,現場直接變身快閃展覽場。
大家手忙腳亂地搭起簡易展架,還是擺不下,只好請心象工作室美麗的小姐姐擔任模特兒,讓這些飽含記憶的衣服和飾品能完整被看見。
事前準備就這麼精彩,那手作時間會怎樣呢?
老師一邊帶大家製作彩繪項鍊,一邊慢慢揭開這些族服的故事——原來,這些全是老師的收藏,而且每一件的製作時間是「以年計算」的!圖紋不是買現成的,是由四、五位vuvu一針一線慢慢縫出來的。
在排灣族,服飾本身就是身分的象徵,圖紋與飾品都記錄著一個人在部落中的角色與生命歷程。聽到這裡,我突然開始擔心那些文物們的安危,好想幫它們貼上「請勿觸碰」的小手手標示😅
除了服飾文化,老師也分享了他成長過程中的生命經驗,提到家中長輩是靈媒(pulingaw),從小耳濡目染,讓他對文化的感受特別深刻。對這一塊有興趣的朋友,也可以追蹤 #屏東原民館 ,屏東原民館今年有一個很特別的展覽《靈媒與她們的產地|kiniveqacan nua pulingaw》,現在在粉專上也陸續貼出每個靈媒的故事,現場展期到10月,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。
老師的故事還延伸到名字的意義——在排灣族,名字不只是叫法,更是一種對家族長輩的傳承與期許。他提到自己名字的來源,讓大家都靜了下來重新思考自己的「名字」背後的重量。如果你對這主題感興趣,強烈推薦這本書_《我的名字》,看完之後,可以思考一下或是問父母自己名字的意義
老師的故事從百步蛇的象徵意義、人神盟約祭(Maljeveq)……文化層層堆疊,故事一波接一波,館員在旁邊都開始想:是不是該請老師來辦場專題演講了?
整場活動根本聽不完、做不完,最後是心象工作室乾脆化身採訪記者,邊串珠邊紀錄,讓大家可以一邊做飾品、一邊聽文化故事,收穫滿滿、意猶未盡!
#凱達格蘭文化館 #心象工作室 #排灣族