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講座不僅是一次知識性的分享,更是一場文化反思。
✔ 歌謠與舞蹈的原始意義是什麼?
✔ 在現今社會,當代族人如何傳承這些無形文化資產?
✔ 觀光化的影響下,要如何維護並正確詮釋自己的文化?
此外,講座將融入互動與實作,讓參與者透過身體與聲音的實作過程,感受原住民族樂舞的獨特魅力,重新理解歌與舞如何承載族群的記憶與靈魂。
活動時間:114年3月29日(六)13:30至17:00
活動地點:瑞穗鄉原創產業館
在文化的流動與變遷中,無形文化如「歌謠」與「舞蹈」,是仰賴族人的記憶、學習與實踐來延續。
然而,當代原住民族的樂舞被過度簡化、商品化甚至錯置於觀光表演時,這些承載深厚文化意涵的表現形式,是否仍然維持其原有的價值?
本講座希望邀請大眾理解,原住民族的歌舞不僅是娛樂或表演,它們承載著族群歷史、信仰與情感,是文化記憶的重要載體。現今觀光產業的需求,使許多樂舞脫離其原本的脈絡,被斷章取義地應用,甚至出現錯誤的演繹方式,這種現象並非「消失」,而是一種「誤用」。
然而,我們是否還記得,為何而歌?為何而舞?
本講座不僅是一次知識性的分享,更是一場文化反思。
✔ 歌謠與舞蹈的原始意義是什麼?
✔ 在現今社會,當代族人如何傳承這些無形文化資產?
✔ 觀光化的影響下,要如何維護並正確詮釋自己的文化?
此外,講座將融入互動與實作,讓參與者透過身體與聲音的實作過程,感受原住民族樂舞的獨特魅力,重新理解歌與舞如何承載族群的記憶與靈魂。
活動時間:114年3月29日(六)13:30至17:00
活動地點:瑞穗鄉原創產業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