- 首頁 /
- 數位館藏
最後更新日期 | 2024-09-20
卡那卡那富族男性傳統服飾
花蓮縣臺灣原住民族文化館
此組件為卡那卡那富男性服飾,族群性活動及儀式祭典時穿著,在過去,卡那卡那富族男子成年後即自前額處左右分開其髮,在後頸處紮起,再用寬約三、四公分的藤子,壓住頭髮,然後戴上皮帽。其所穿的皮背心,多由帶毛的鹿皮縫成,背部為一整塊,前襟兩塊,胸部敞開。皮披肩則由較厚且硬的鹿皮製成,只覆蓋後背,以皮綁帶扣於頸部前面。
卡那卡那富族還用麻布或棉布為衣料。男子下半身過去是以長方形黑棉布對摺成二片或三片重疊,垂於腰際下方。穿戴時,上端用藤製或竹製腰帶固定住,並在腰帶兩端附以細繩,再結綁於腰後方。此種腰帶男子在十二、十三歲起即開始佩帶。男子為求胸部寬闊健美,且象徵肌肉發達、善鬥,遂為了出獵及戰爭前之特殊訓練目的,而製造出此種以竹皮或藤皮編製的腰飾束腰,它同時也兼具了節食的功能。
男子胸衣(又稱胸布或胸袋)係以白色麻布為底,交叉掛於後頸並垂在胸前,折成袋形,內可裝物品或工具如拔毛的竹製夾子等。在胸衣的右上方一小塊內,以紅、黑、黃褐等色挑織成菱形、三角形、曲折形、十字形、及橫條紋等幾何形花紋,而在二塊布的上下邊緣,亦飾有若干細橫條紋。穿上胸衣時,該挑織小方塊正好露在胸前。
男子下身多著黑色棉布所製成的單片式短裙,長度僅及膝蓋,腰際有縐摺,由左向右開口,此類形的短裙與排灣、魯凱二族相似,推測可能係模仿自該二族者。。
(資料來源:臺灣原住民族資訊資源網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