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的瀏覽器不支援JavaScript功能,若本網站功能無法正常使用,請開啟瀏覽器JavaScript狀態
:::
最後更新日期 | 2024-10-11

男子長衣

苗栗縣政府賽夏族民俗文物館

織布,過去是婦女專屬的工藝技術;也是女性建立聲譽的主要因素。但在時代演變過程中,因衣服材料被外界大量生產的布料取代,織布技術已越來越式微。不過現在因為地區經濟資源開發與延續文化傳統使命感之故,逐漸又開始重視傳統織布技術,以復興傳統的變化趨勢產生。由目前所保存的樣本來看,長衣都是由未加任何剪裁的兩片織布左右併合,直接縫製成的方衣式長衣。而隨著織法難易的不同和織花與否,賽夏的織布可以分為以下幾種:

(一)以最簡單的平織方法,織出的經緯線成規則十字形交叉的無紋飾的布。

(二)無夾織花紋,但以不同的挑線法穿梭經緯線,製出有菱形浮纹的布。

(三)具艷麗紋飾的布料,主要用來製成祭典穿的服裝。紋飾的織法利用提經挑花夾織的方式,以及賽夏族廣泛使用的浮織或雙層織法,搭配組合織出各種華美的紋樣。

賽夏族傳統織紋圖案,常見的有菱形紋、卐字紋、OX紋、線條紋等;主要都是由紅、黑、白三個顏色,交錯變化而成。賽夏族人多將織紋圖案視為是代表個人及家族傳承的智慧與殊榮;每家有其熟練的圖紋織造技術。

此件長衣是由北賽夏族總頭目趙明政先生傳贈其子趙旺華先生,再由趙旺華先生傳贈其子趙正貴先生所保存,趙正貴先生其父於 1976 年(民國 65 年)在新竹縣五峰鄉大隘村南口自宅前穿著此件服飾留影紀念。現今於 2019 年(民國 108 年)由趙正貴先生捐贈於苗栗縣南庄鄉賽夏族民俗文物館收藏保存研究。

回到網頁最上方